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咏唐史 李卫公本名乐师 北宋 · 韦骧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能作膏肓遗萧辅(自注:高祖李靖萧铣、辅公祐。膏肓谓破之也。),更于西北振威雄(自注:北谓突厥,西谓立大宁王慕容顺。)
若非明主矜羸老,几向高丽弃旧功(自注:末年欲征高丽太宗不许。)
齐山洞天记 南宋末 · 王哲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四四、《名山胜概记》卷七、康熙《池州志》卷六、康熙《齐山志》卷二、《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九一
齐山如卧虎然,首于申,尾于寅,延庆院南向据其胸也。
其栋宇横架岩石林麓间,望之丽若图画,为是邑名山之胜也。
端平二年提举王伯大扁其外门曰「齐山洞天」。
松径而入,数十步至中门。
蹑蹬道而上,扁曰「云梯」。
前为藏殿,后为佛阁,东西跨壑立亭曰一览,高敞可爱。
其后曰妙空岩,元祐初蒋之奇命名也。
其罅有一石,击之如钟磬,曰丹砂。
由法堂而北,曰蕉笔岩,张公祐以蕉书石壁,故名。
东有,曰新岩;
有泉滴沥而下,曰春溜。
张时脩刻大寿字于左,前有亭曰云壑。
蹑石分道而北上,曰武功岩,正北有上清岩,一名观音岩
西北有寄隐岩。
南有石壁如屏,又数步有石窟,泉滴滴可饮一人,名一人泉
又东三步,绝石栈,临上清岩,曰寄隐岩。
又西北至窦云岩,两石对峙如洞门,有紫微亭
北至小九华峰,峰峦耸拔,肖九华之胜也。
下有石坑,深险不可入,俗呼无底洞。
由云壑分道而南,约数步,曰漫岩。
又二十六步,曰唐公岩。
西北有洞曰九顶,又曰集仙,袤三丈,广半之。
北上至峰之巅,曰翠微亭唐刺史杜牧九日登高赋诗所。
下瞰陂泽及清溪,州治关其前,长江缭其外,最为临眺之佳境。
此见于齐山之右者然也。
由翠微循山脊扪磴攀萝,崎岖东下约二里许,得华盖洞。
石势轮囷如车盖,高约三四丈,下可容数十人。
西有一穴,可罄折而入,飞鼠甚多,执燎照之则回翔,故名石燕洞
西北有玉桂岩,深可一丈。
北有莲子洞,深可二丈。
由坡而上,有危檐杰栋,岿然屹立于东崖之巅者,绣春台也,鹤山魏了翁书,北睇江淮在目。
由此而下,渐觉山环抱,地平夷,而树木阴翳之中,有绣春道院。
依石为扉,傍翼两室,曰仁静、曰智乐。
左有洞曰新兴
坎级而下,豁然明敞,壁立数仞。
嘉定间史定之又刻曰史岩。
傍有绣衣石一洞,秉烛而入,有迹蜿蜒,或指为潜蚪。
别有洞曰左史
左史州守李芃也,杜牧代之,故为立名。
又两石夹道,约数十步,过一石门,伛偻而入,得平地可三数丈,如壶中之天,故曰壶天。
石眼有泉一泓,可掬而饮之。
过绣春台数百步,有二洞,东曰狮子,西曰圆顶。
有泉如乳。
旧逸二洞名,今特因其形而命之。
此见于齐山之左者然也。
若夫山北之景,则从道院右边而下。
太守李方元以山无溪涧之泽,乃沿其北址筑防贮潦,广十馀寻,深数丈,长三里,芰荷鱼鳖,可育而蕃,今遗址尚存。
东有虎啸岩石虎洞,中有石如虎蹲,皆险绝不可上。
而中有九曲水,石势萦回,山泉清澈,天造地浚,殆类人为。
又有茂林脩竹,隐映于上,宛然兰亭气象也。
醒翁岩,岩有醒翁石,旧有亭而今不存。
又有待岩者,最远而大,迤逦而西,达于长堤,则一山之景尽矣。
李芃刻有「待岩」者,言有待而存也。
齐山之泉大小凡十一,而半岩为胜,玉壶、连星为奇,飞觞、濯缨为大;
岩壁之号凡十九,而有待为大;
岩壑之号凡有九,而上清为最;
洞之号凡十四,而潜蚪尤清幽。
游者徜徉乎山间,而穷日之力不能遍览。
今历久而湮芜不可复考,姑录所传问者于右,馀阙疑焉。
按:嘉靖《池州府志》卷九,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乔木亭铭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五、《陵阳先生集》卷七
晋国王公祐手植三槐于庭,虽不作王溥官职,而其子文正公旦为名宰相,孙懿敏公素为名谏官名将帅
曾孙巩,苏文忠公为记三槐堂,称其好学而文,以世其家。
又为作懿敏真赞,发明故国世臣之义,以为世臣者,其勋烈已著于时,德望已服乎人,譬之乔木,封植之勤养,自拱把以至合抱,非一日之故。
其论,懿敏公之父祖子孙盖足以当之。
予倩张柍字仲实循王五世孙,追惟前烈,宝其旧物,近又复乔木之亭。
苏文忠公所称王巩定国者以铭其亭,曰:
循王甲第,吴山之麓。
勤身事国,虮虱刀韣。
而不妄杀,一念纯熟。
三十年閒,种木绕屋。
厥木惟乔,异彼朴樕。
爰自芽蘖,以长以育。
以至拱把,合抱连幅。
忠根义干,积善渗漉。
其阴数亩,万世之福。
我思其人,犹爱其木。
曾是比邻,弗戒樵牧。
仅逃斤斧,容惨神辱。
维时闻孙,有恻心目。
赎之以归,天实从欲。
汎扫其庭,云涨新绿。
媲美王氏,三槐鼎足。
目有清辉,如晞膏木。
风有清音,如韵琴筑。
可娱其亲,可庇其族。
我诵《角弓》,封殖是祝。
自今以始,公侯必复。
亿万子孙,并受戬谷。
富弼配享状1086年6月2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元年六月□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孙永、李常、韩忠彦、王存、邓温伯、刘挚、陆佃,傅尧俞、赵瞻、赵彦若、崔台符、王克臣、谢景温、胡宗愈、孙觉、范百禄、鲜于侁、梁焘、顾临、何洵直、孔文仲、范祖禹、辛公祐、吕希纯、周秩、颜复、江公著状奏:近准敕节文,中书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本部勘会,英宗配享功臣,系神主祔庙,后降敕以韩琦、曾公亮配享。
所有神宗皇帝神主祔庙,所议配享功臣,今乞待制以上及秘书省长贰著作与礼部郎官太常寺博士以上同议。
奉圣旨,依」。
右,臣等谨按:《商书》:「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
《周官》:「凡有功者,名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
国朝祖宗以来,皆以名臣侑食清庙,历选勋德,实难其人。
神宗皇帝以上圣之资,恢累圣之业,尊礼故老,共图大治。
辅相之臣,有若司徒太尉谥文忠富弼,秉心直谅,操术闳远,历事三世,计安宗社,熙宁访落,眷遇特隆,匪躬正色,进退以道,爱君之志,虽没不忘。
以配享神宗皇帝廷,实为宜称。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李奉议墓志铭元符二年五月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五
公讳众,字仲师
李姓所出,见四方尤多。
公之族自五代钜野著姓,后别葬金乡,今为金乡人
曾祖绾,隐德不仕。
祖义,赠尚书度支郎中
考定,以儒学起家,真宗朝屡上所为文章,眷奖甚渥,将使数路,以风绩闻,终尚书工部郎中直史馆,赠金紫光禄大夫
永嘉郡太夫人马氏,所生仁寿县太君吕氏。
金紫弃养,公方数岁,哀毁如成人,用遗表恩补太庙斋郎
既长,力学,喜慕名节,不苟去就。
初调大名府朝城县,年尚少,人多易之。
会夜有狱变,劫吏卒将遁,喧闻于外,公徒步径往叱之,皆辟易就缚。
再调恩州司理参军
守武人,以气厌其僚,遇事强愎,人莫敢争。
狱有重系,辞说承,辄语公易其情,公持不可,守色厉,公徐曰:「吏有法守,安敢以私意轻重,不然当自主,何必付吏,幸得罪去,无愠」。
守知其不能夺,竟从之。
汝州鲁山县令,境土多榛莱,民力不足。
河朔荐饥,诏许流民占垦,公诱掖安集,至者如归,未数月年谷大登,百室熙饱,公上之输数倍他邑。
大理寺丞,差知棣州商河县,求便亲,改单州鱼台
推行方田事,详而不搅。
河北提举常平司荐公镇宁军节度判官管勾常平事,迁太子中舍,绯鱼。
官制行,改通直郎
河决小吴,坐免。
继丁仁寿君忧,服除,签书宁判官事,迁奉议郎
元祐初秋大雨,汴泗暴溢,下阨二矼,水回洑不得去,薄府东门,自城窦中入,沸出平地,视府库尤殆。
守者仓倅无策,公为发宝丰监废铁钱塞之,势遂息。
居人避患,走丘陵不得下,三日无食,具粮糗舟楫,俾载而归,人赖以免。
官满,通判潞州
潞大府,守臣多通贵,不亲吏事,弊滋久。
苗庄敏公以疾解殿帅,赐保康军节领州事,至则卧阁自养,吏敢慢,文移阅月不省,动盈几格。
属在告,公摄事,一切惩责,不旬日称治。
部使者过谓公曰:「比文报甚速,非昔日潞州也,倚公良多」。
交章荐其才。
未几,经略司檄公按沿边城寨,奔走触然,道得疾归,遂不起。
元祐五年十二月八日卒于官舍,享年五十四。
比部员外郎仲渊之女,封寿安县君
公裕、公佐、公济、公远、公敏。
公裕累试礼部,早卒。
公祐、公济擢进士第公祐莱州莱阳县主簿,卒于官;
公济奉议郎通判溃州。
馀皆举进士
女适登仕郎晁损之、进士卞顾、奉议郎崔翰,皆卒。
次适奉议郎鲁穫、进千之。
孙十七人。
元符二年五月庚申葬于金乡县金山里左羊之原,从先兆也。
公魁伟有仪度,语气简重,与人交洞见城宇,久之益欢。
事亲笃孝,与仲兄成州相爱,老而不衰,怡怡如也。
居官求称职,不取虚誉,事至敢决,不以利害自谋。
治狱明恕,理可疑必争,辨雪得活者十数人。
属吏有过,召与款语,使知悔,终保任不疑。
其所存亦远矣,而位卑势迮,不足以行其志,中道而殒,士论惜之。
予尝与公同僚,所知为多,其子公济来乞铭,辄序其实,为之铭曰:
呜呼李公,有勇有谋。
不与物流,爱人而周。
我宝自求,而命不优。
俾世益修,祉禄是裒。
乃天尔酬,弗庸何尤。
作铭藏幽,以永公(《乐静集》卷二八。)
溃州:按宋无溃州,字当有误。
宋故益州路诸州军水陆计度转运使直史馆护军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工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六、《乐静集》卷二九
公讳某,始系出陇西成纪,后为齐州金乡人
曾祖某,祖某,袭儒服,恬晦不仕。
父某閒居读书,教授乡党子弟,无求于人,人敬其有德,累赠度支郎中
公即度支之长子也。
幼聪警,笃学有大志,初七岁,日持一卷书置几上,若有所思,群稚戏走不顾,未晡,已默记数百言。
或问之,颇晓大意,度支异之,曰:「大吾门必此儿也」。
景德三年,以明经中第,释褐为陈州司户参军
未几,丁度支忧。
终丧,再调沂州沂水
进士,试礼部,偶不如格,公曰:「学行之上也,安用虚名」?
遂弃场屋。
以祖母丧去官,服除,授开封府考城县主簿
岁大饥,朝廷贵尹择良吏赈给,尹状公治行应旨。
公躬行饘粥,授病者以药,朝暮数问劳,如其家人,得活者数千人,相率谢公曰:「父母生我,能脱吾死者主簿也,世为牛马以偿不称」。
感泣再拜。
公卿间由是知公有仁术可用,荐充大理寺详断官
每议狱,必平心定气,审阅数十,然后丽法,法一定,惨恻终日,得从轻议,喜见颜色。
暇日一切罢造谒,惟学是务。
客至,相与论天下事,纚纚然忘倦,皆爱其有庙廊之器,而不知其为法吏也。
祥符中,朝廷无事,四方奏符瑞,上方喜弄翰墨,图绘太平,公作《祥源观赋》,夸丽诙诡,放荡排骋,几数千言,卒之以法度,并奏疏以献,上喜纳之。
太子中书通州棣州
达州事。
并山无井,负致良苦,公破竹架䨥,泉注城中,人不病汲。
寻迁莱州
胶东之士喜诵数,略文义,公召郡之秀民日与讲解,执经坐堂上者满席,因奏增岁贡,朝廷从之,自是莱之学者数倍他郡。
有大奸李翼挟赀长雄,肆夺为不法,阴拾吏短长,掣其手,使不得钩擿。
一日潜缚致庭下,件责其罪,黥窜远方,人闻之举手加颡,叹公神明。
岁终考课第一。
撰《天圣策要》四十篇奏于朝,其言感慨切直中事情,愿急世用五谷丝枲以治饥寒。
宗爱其才,召试舍人院,赐进士第,改屯田员外郎提点成都府路州狱。
代返,擢三司度支判官,上殿,赐金紫,出为江西路转运使
夏贼扰边,调度方窘,公以本道羡钱二十万助军费,赐诏奖谕。
淮南,未行,徙两浙
数月,除成都路,迁工部郎中、直秘阁
雅州有巨狱,头,数十人,吏滋不决,公夙驾驰险行五日至,属道已感病,至之日遂卒,享年五十九。
公为部使者务从大体,去苛急,讯狱平恕,不喜深致人罪而示己精明。
治财有本,未尝操智数掊克,以歛民怨。
前后两使蜀,人狎其,讣闻,官吏恸泣,居民为之罢市。
公以恺悌待物,而处己庄重,故人乐其易亲而畏其不可犯。
荐吏几三百员,始疑其阔略无节,后自州县躐美官,班班有名绩,时论称其知人。
居家清俭,不妄笑语,不饮酒,俸廪所馀不以入门内,周乎族姓之贫者,助其嫁娶。
平生嗜好一寓之坟史,有馀力必论事著书,不以世不知自废。
古今之治乱,圣贤之出处,强国乂人,治身修性,其言易知,与道同贯。
至于涉世应事,得丧悲乐,吟咏情性,发于所感,宽而不迫,乐而无怨,有古诗人之作焉。
凡论策、章奏为卷若干,杂文、古风、律诗为卷者若干,椟而藏之。
异日诸子白大人,请治资产,公推椟示之曰:「怀此待价,利不赀,能行吾言,当如吾不负汝」。
后三十年,子孙涖官行己,皆有能名,通朝籍者二,为郎者三,举于乡者连以文艺中第,公之言益验。
一时名士大夫游公之门者,多在高位。
范蜀公镇、石公扬休,皆布衣时从公讲学,后致身禁从,为时名臣。
公独奔走四方以死,命也。
以某年月日葬公于某之原。
公娶扶风马氏,宜家,有令德,先公四年卒。
男四人:长曰群,终国子博士
次曰安,郊社斋郎,早亡;
曰兟,右朝奉郎、知成州
曰众,终右承议郎
女一人早亡。
孙男十六人:公寿、公度并终虞部员外郎
公约监处州松阳县高亭场;
公渊、公裕举进士
公祐进士中第,莱州莱阳主簿,皆卒;
公济进士出身,隰州隰川县尉
公立、公忠、公才、公敏未仕。
孙女十人:长适秦州司理闾丘圭;
次适晁损之,次适张斁,次适卞之美,次适刘师文,皆举进士
次适广济军定陶主簿崔翰,次适隰州司法鲁永安,次幼。
朝奉君状公行事,求文于某。
晚进竦闻绪馀,敢不从命。
谨考次先后,为之铭曰:
士孰不学,寡见浅闻。
富哉李公,涵养有源。
取之其身,经世道民。
器大用狭,而感子言。
岁不我与,遗诸子孙。
馀波浑沦,仕学满门。
左阳之西,为公兆阡。
人望松槚,正其衣冠。
死亦腐骨,其人若存。
命也不厚,德名则尊。
始终业履,有考斯文。
大书端首,以觉后人。
丞相吕许公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乐全集》卷三一
景祐某年,某以茂材异等对诏策中选,辱在相国陶冶。
既诣第伏谒,翌日,见故汝阴蔡贰卿,喜相谓曰:「相国有言,以生为远器,相国知生也已」。
时某初登科,名微迹寒,性又野拙,未始游王公大人门。
惟蔡公与今参政尚书宋公尝守南都,实乡里也,早与诸生旅见。
二公采乡人善者之论,归而誉诸朝,值诏下,因共称荐。
故独二公怜之。
及此,虽闻汝阴言,终莫能致身门下。
然窃自负,譬之窭人寄千金于他所,心有所恃,虽窭不恤也。
比者读《唐书》,见崔文公祐甫作相半年,除吏八百员。
德宗性多猜,谓所除吏不无素旧。
祐甫对曰:「向非夙相闻知,安得谙其材行」?
上悟,然之。
识者谓是。
李司空绛作相,或谮于上,以为党用情故。
宪宗延英问之,绛对曰:「夫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
若为身避嫌,故有才不用。
于公道何有?
顾所举用何如尔」。
李赵公吉甫且入相,谓裴垍曰:「宰相之职在知人物,以卿精鉴,愿有助也」。
为疏名氏,得三十馀人,不日选用略尽,朝野翕然,赵公有得人之称。
故知宰相者行赏罚之柄,以官人安民,成天下之务者也。
天下之士有高才远策,致主经世之志,而不以达之岩廊之上,则焉攸用?
岩廊之上,权石度量在焉,所以平轻重、裁寻尺、均赢缩也。
未尝自达,而曰莫我知也,不亦过乎!
故某益自恨他日相国有见知之言,迁延自外,至于今而志未获通也。
今日相国当柄,拔用人材,近无亲比,远无嫌怨,以天下为度,以众心为公,浩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无不尽也。
士之有心者当此之日,而不能输肝膈、尽思虑,以自致于下执事,是不适乎去就之宜也。
彼自古圣贤干时展志,有不由先容以进者乎?
而鄙论曰:士当自结主心,不因人而达,然后磊落倜傥。
夫不因人而达,古则有伊、傅、太公望矣。
伊、傅、太公其初负鼎俎、版筑、钓鱼,不既劳且迂哉!
顾直往则违其愿,必见情而后获。
况时异势殊,不量才分,刻舟而寻之,不亦狂妄欤?
虽然,士固观其所自托。
景祐五年,某以贤良方正再滥诏选,而往监桐庐郡,朝受命而夕行,未尝有干也。
独恨廊庙之议,不出相国之化笔尔。
及今恩命猥及,许之还都,趋伏屏下有日矣。
因鉴往故,念士之在卑陋,不可以不自发于上;
发而不遭,命也。
所以近引三相用人之事,非敢以区区崔、李为量也,以明诸贤宰相亦不能尽知天下士,士要自启发,然后用人者审其贤不肖而器使之尔。
至于相国之才之美、之德之业,上格于朝,下被于四方远矣,亦奚用多云
故略焉。
所有薄业,盖俟执事以献之。
谨布腹心,为即日登门之先焉。
尚书虞部员外郎尹公墓表宝元元年十二月1038年12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仲宣咸平三年明经登第,历梓州铜山凤翔麟游二簿,调永兴司理参军,又为潞州襄垣主簿,迁汝州梁县怀州武陟二令,又迁蜀州军判官
荐公之行能于朝者十数人,由是除大理寺丞
又四迁为尚书虞部员外郎,历知汝州叶、郑荥阳二县,又知大宁监通判华州华州由知资州,最后知郢州
景祐四年三月七日卒于官,春秋七十一。
公之为治,应事辄决,未尝迎立科指。
辨词周复,细民自得尽其情实。
然慈恕,虽发见巧伪,不忍置之深法。
所至之州若县,其人至今皆曰:「尹思公为我主曲直,宁可得也」。
其尤著明者,许州进士朱公祐尝游资州
当是时,公初卒,资州闻之,廛巷传道,老稚相扶携涕泣,入浮屠宫哀号吊问,道交踵,往来数日而后已。
公祐于公父子间无平生之旧,美公爱于资,遂记之以传于人,曰《遗爱录》云。
呜呼,公乎,其厚德者欤!
古者太守刺史权大官久,能以威惠滋其下,故时有思者。
今之为郡,沾三岁辄更罢去,事小大率有法令,虽材者巧摘奇断,立威刑以为强名,然其居也民畏之,去则已矣。
公平易,不设垣堑,悉驱所治之民而内之,俾其自安。
公存,无能指引一二事以称说,及其终,乃怀思无穷,岂非尽其中者,其迹愈隐而其感益深乎!
公始至郢州,以书语其子洙曰:「吾州土风和,民俗厚,所治有池台树石观游之美,可以休吾心焉,终此观吾老矣」。
署事始三日,早作被疾,比呼医至,已大剧,志莫克遂,可悲也已。
公之先世居太原,祖某赠光禄卿,葬河南寿安,其后子孙遂居河南
考文化,仕至尚书都官郎中,以才能名当时,累赠刑部侍郎
母郑氏,追受德兴县太君
夫人张氏,寿安县,以贤德称于内外族,前公七年卒。
子男源、洙、湘、冲、淑、沂、澄七人。
源、洙、澄皆中进士科,湘以荫补官,冲、淑并早亡,沂尚幼。
公之卒,明年十一月,从葬祖考之兆,其孤谓襄曰:欧阳永叔既铭吾先君子之行藏圹中,冀千万年以永存,子且无词慰予哀乎?
襄谨次其始末,用考信于后人。
其年十二月日,刻石以表于墓下。
乞为曾大父王蘋立祠劄子 南宋 · 王德文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九、《赵氏铁网珊瑚》卷二
右,德文不避萧斧之诛,辄沥衷忱,冒干威听。
德文曾大父通判蘋家本福唐,侨寓震泽,执经于伊川之门。
绍兴四年,知平江府孙公祐以学行荐,特令布衣上殿,奏对称旨,圣语有曰:「王起于草茅,若素宦于朝,通儒也」。
始命初品,越一日复赐出身,繇小著毗陵,国史有传。
有文集、《语解》、《记善录》行于世。
程门名流如胡文定、尹和靖、张思叔先生相与讲道,遗帖可考。
陈唯室、曾文清皆门弟也。
惟是抱负不克尽施,赍志以殁,葬于湖州长兴县和平镇栗山。
门户衰落,家叔左藏正垂改秩而遽亡;
家兄帅干斗文虽掇乙科,尚迟合颖;
德文碌碌不武,弗振厥绍,俱不发扬潜耀,实负愧恧。
幸遇判府节制待制侍郎先生宗主斯文,维持正道,凡前辈明义理之学者莫不褒表而显扬之。
至若近日,唯室先生许祠于学,阖郡叹咏。
扶植名教之意,甚盛甚休。
唯室师曾大父者也,且蒙崇奖,则为师者当俾与唯室并祠,何荣如之?
然则荐于朝者前使君孙公也,祠于乡者今判府侍郎实斋先生也,累世一辙,千古两贤,九原有知,当必效亢回之报矣。
冒犯峻严,德文下情无任战灼俟命之至。
右谨具申呈,伏候台旨。
嘉熙元年七月日,承信郎、新差监宁国府南陵县酒税务王德文劄子。
按:《王著作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越国汪公行状 宋 · 胡伸
 出处:全唐文卷一、全宋文卷二九四二、《新安文献志》卷六一
公姓汪氏,讳华新安人
其先汪芒氏之后,或曰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氏焉。
哀公时童踦,其孙也。
汉建安中龙骧将军文和会稽,避地,始家新安
公曾祖泰,祖勋,父僧莹,皆仕于陈。
西郑氏,梦黄衣年少长丈馀,拥五云自天而下,因与之遇,觉而有娠。
至德四年正月十七日夜半乃生,香雾覆室,三日始散。
公幼颖慧,所居上常有奇气。
蚤孤,家贫,母挈归外氏。
母亦寻卒,九岁为舅牧牛。
每出常踞坐磐石,指使群儿如将帅指挥状。
有张士损者,常以失期不至,公击踣之。
群儿各骇散,张氏欲执之,公曰:「此易尔,吾能使之死,独不能使之生乎」?
因抚视之,良久复苏。
尝令群儿曰:「处山泽间卒遇风雨,无所庇,盍相与刈苫檐屋」?
既又令曰:「室成,吾且椎牛以犒若等」。
卒取舅牛分食之,牛尾插地。
既归,舅问牛所在,对已入地矣。
舅视牛尾入地中,不可拔,既素异之,不深诘。
及长,身长九尺,广颡方颐,庞眉隆准,美髭髯,不事田业,独喜昼卧。
舅母苦之,伺间抽去其箦,公复寝如初。
怪而视之,有青龙蹲负。
由是乡里惊叹,舅家改容。
公因落魄放纵。
睦州有演公者习武事,往从之游,时年十八矣。
还以勇侠闻。
婺源寇起,州遣押衙董平讨之,战不利。
郡将张公募土豪有胆气者禦之,公走应募。
即日部兵上道,直捣贼营。
远望山林草木皆为甲兵,寇惊相谓曰:「郡兵盛如此,天亡我也」。
稍稍引退,公进击灭之。
张公郊劳,赐补有差。
隋大业间王政不纲,豪杰并起,各建号郡邑。
公慨然曰:「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憾,如百姓何」?
杜伏威起江淮,张公欲与相应,心独忌公,乃遣如箬岭凿山开道,欲因事诛之。
公与裨将汪天宝领兵开拓,不日而毕。
比还,不加礼,更劾以差役不均,稍侵之。
公怒,将士突入围府,欲兵之。
张公惧,遁去。
人人噪请于公曰:「张公贪而酷,赏罚不公。
方时扰攘,何特一守?
今幸已逐,而境内无所统壹,天子南幸江都,盗贼拥隔,诏令不至,欲求摄刺史以镇一方,非公不可,公宜从众。
,请命于朝未晚也」。
公不得已从焉。
宣州闻之,将遣兵来问。
公分部诸屯,自以精兵八百人先。
既稍入宣境,至溪方半渡,马跃鞭坠,遣卒取之,不时得。
公怒,拔剑斩之,尸立水中不仆,土人因异之,目为东灵神。
进至尘岭,驻军其上。
时大暑,士马渴甚,公仰天祝曰:「事若济,地当涌水」。
乃以戈鐏镵石,得泉脉,因加凿治,至今行旅便之。
未至宣城三十里,城中遣将陈罗明来战,罗明败走,公疾击斩之。
宣守面缚请降,公释不问。
因抚定其民,选其精锐以归。
既而杭、睦、婺、饶等四州相继皆下,公奄有六州,带甲十万,威令益隆。
诸将谓公曰:「今中原分乱,大众已集,若但以刺史统军之号临之,复恐瓦解。
天与不取,古人所戒。
公宜建王号」。
公辞再三,乃斋戒择日建吴国,称王。
以天宝为右相,铁佛为左相,皆公族也。
其他乡佐并有常员,择贤且才者处之。
然禀隋正朔不废,为政严肃,赏罚明信,远近莫不爱慕。
虽四方大扰,部内赖以平安者十馀年。
唐高祖太原,已受隋禅,而秦王出师江左
公谓群下曰:「日月出矣,爝火不息,可乎?
顷吾夜见天象,荧惑正侵太白太白西方于音为商,吾姓商音也,灾异既形,吾计决矣」。
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兵民遣宣城长史铁佛奉表于唐。
高祖嘉之,是月二十二日诏曰:「具官某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识机慕化,远送款诚。
宜从褒宠,授以方牧。
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杜伏威丹阳自称行台
十一月,命王雄诞以饶、洪兵万馀人来侵,公遣天宝等击之。
天宝作铁盾重百二十斤,左执之以敌,伏威大败,死者过半。
天宝与八十人追之,贼还军合战,天宝势蹙,因奋势越巨石,所践成迹,贼军惊异,乃退,郡境以宁。
伏威入朝,其长史公祐王雄诞兵以叛,伪建位号。
公引兵讨之,旗帜蔽江而下。
公祐惧,退保武康丹阳遂平
公振旅还,兵民各复其业。
明年遂朝于京师
贞观二年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
太宗辽东,诏为九成宫留守
夙夜尽瘁,事无所乏。
驾还,尤称其勤。
二十三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享年六十有四。
公初疾,上常劳问赐医药。
及薨,赐杂䌽十床、黄金百两、东园秘器,恩礼如功臣
永徽二年,诸子以公丧还。
四年十月二十六日,葬歙县北七里云郎山
公娶钱氏,右卫大将军巢国公九陇之女。
男八人:建,朗州都督府法曹,娶黄氏。
璨,费州涪川,娶朱氏。
达,以征贺鲁、龟兹高昌袭上柱国、越国公,娶葛氏。
广,娶陆氏;
逊,娶金氏;
左卫飞骑尉
逵,薛王府户曹,娶王氏。
爽,岐王府法曹,娶闵氏。
俊,郑王府参军,娶罗氏。
诸孙皆仕于朝,率以忠勤世其家。
先是,公名世华,后避太宗讳,去上字。
公初起兵,未获立城之所,乃引弓远射,矢所坠,适当形胜,遂城之,今绩溪登源是也。
后人因以立庙,广堑营垒存焉。
故宅距庙才一水,乡人不忍蓻锄其处,子孙环居之,因曰汪村。
而郡人自公入朝,即生为立祠,没益严奉,水旱必祷,今乌聊山庙是也。
唐刺史薛邕、范传正、吴圆、陶雅之属,皆有增葺。
章圣东封,始载国朝祀典。
其后褒爵益崇,事具有司。
独取公所起始末,传后世。
谨状。